推動苗圃標準化、集約化種植的動力在哪里?業內人士道出究竟:關鍵是市場需求的拉動,市場是產業發展風向標。近年來,園林綠化工程對銀杏樹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1.銀杏樹價走高但不會持續瘋漲
“2011年,銀杏樹行情太好了,在江蘇銀杏樹市場銀杏樹價格較2010年平均上漲了25%-30%。小規格銀杏樹價格較上一年翻了二三番。2012年,銀杏樹業還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不僅江蘇銀杏樹價格全面上揚,作為銀杏樹主產地的邳州,銀杏樹價格也全線上浮。邳州潤豐銀杏樹苗木馮經理介紹說:2011年銀杏樹的價格上漲幅度非常大,尤其是小苗的價格漲度更大。像1米高的銀杏樹小苗價格過去一直徘徊在1元/株,2011年價格竄升至10元/株,而且供不應求。
被視為我國南方最大銀杏樹集散地的邳州,銀杏樹市場行情也是非常好。
中小規格銀杏樹變得緊俏主要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一方面因為各地生態建設的全面提速,對中小規格銀杏樹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中小規格銀杏樹市場走俏跟這一“檔”銀杏樹培育出現斷檔大有關系——前幾年銀杏樹市場“遇冷”、大批育苗農戶退出銀杏樹培育市場,堅守下來的多為育苗企業和較有實力的育苗戶,但以培育大規格銀杏樹為主,小苗培育面積和數量相應減少。
2011年銀杏樹價格上漲,特別是中小規格銀杏樹價格上漲,會不會引發新一輪一哄而上的育苗熱潮?業內人士預測,這種現象不會再發生。近幾年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國家對農產品種植的扶持政策也很優惠,一些從事育苗的小農戶經歷過苗市“挫折”后不會再吃“回頭草”。
那么2012年春季銀杏樹價格是否還會延續2011年猛漲的勢頭呢?哪些類型的銀杏樹更受市場歡迎呢?大部分受訪對象認為:部分銀杏樹價格可能還會繼續走高,但不會出現2011年瘋漲的情況。從品種上分析,傳統樹種、鄉土樹種會更受市場歡迎,銷售價格能達到心理預期;沒經過市場充分考驗的新品銀杏樹及國外引進樹種不會出現“大熱”的情況。從規格上看,大規格銀杏樹和中小規格銀杏樹應用存在差異化,也會各有市場,尤其是中小規格銀杏樹的市場需求量會顯著增加。從品質上看,好苗賣好價已成為價格主導趨勢,殘、次、病、弱苗即使賣價再低,也被視為垃圾,幾乎沒有市場。
2.生態建設
用苗需求顯著增長
價格的漲跌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2011年銀杏樹價格上漲跟綠化市場對銀杏樹需求顯著增長緊密關聯。尤其是各地林業及生態建設的全面提速,直接拉動了銀杏樹需求量的增加和價格的上漲。
“一年種了十年樹”、“十年再種百年林”——近年來,各地林業與生態建設全面提速,一個又一個綠化工程上馬,著眼于2011年甚至“十二五”,全國林業和生態建設的速度也不會放緩,銀杏樹的需求量還會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花卉協會的沈偉東秘書介紹說,2011年邳州銀杏樹行情非常好,這跟全省轟轟烈烈開展“環保綠化”建設有很大關系。前幾年胸徑6厘米的小規格銀杏樹并不好賣,但因為“環保綠化”建設的強力拉動,2010年用于工程綠化的中小規格銀杏樹需求量猛增,價格全面上揚。2010年1月21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林業改革發展 全面推進“森林浙江”建設的意見》,浙江林業建設步入一個新階段。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浙江省將啟動實施“1818”平原綠化行動,爭取完成平原造林面積180萬畝以上,到2015年全省平原林木覆蓋率達18%以上;啟動實施“1165”森林提質行動,爭取完成森林撫育經營1000萬畝,建設珍貴樹種培育基地100萬畝,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每公頃達65立方米?梢灶A見的是,今后“森林浙江”建設的全面推進將對華東地區的銀杏樹市場產生更為強勁的拉動力。
江西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對銀杏樹市場的拉動力也不容低估。江西是全國的造林大省,也是用苗大省。按照規劃,江西“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期為5年,計劃完成造林面積1535萬畝,總投資達225.36億元。工程實施兩年多來,全省已投入工程建設資金共計90.5億元,到去年底,全省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963萬畝。沈偉東告訴記者,2010年蕭山銀杏樹除了用于“森林浙江”建設,還大量應用到江西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上了。
“森林重慶”建設直接影響了西南地區銀杏樹市場行情,甚至對更遠的省份也產生了一定輻射力。四川溫江的一位銀杏樹經紀人告訴記者,銷往重慶的溫江銀杏樹數量近年來呈現井噴式增長。山東省綠鑫苗圃的蘇豐忠說,2011年郯城銀杏價格暴漲竟跟“森林重慶”建設有很大關系——“重慶對銀杏的用量太大了,不僅從廣西、湖北調苗,還從山東調了不少銀杏!睋私,自重慶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設“森林重慶”的重大決策后,重慶林業發展速度可謂突飛猛進。據統計,重慶近5年時間完成營造林任務1942.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達到1025.7萬畝,占國家下達任務的406.5%,人工造林面積增長速度居全國第一位。搞“森林重慶”建設,種苗是基礎。造林面積的增加必然帶動銀杏樹需求的增長。
3.種植追求
標準化集約化
前幾年,記者在銀杏樹主產地采訪過程發現,出現以下問題的苗圃不在少數:栽植密度很高,一畝地可以種下幾千株小苗,就像菜地一樣,銀杏樹之間幾乎密不透風;銀杏樹規格不齊整,“老中青”三代都有,“同齡”銀杏樹分枝點也不同;銀杏樹品種混雜,一個品種種上三兩株,一個面積不大的苗圃可以種上幾十上百個品種;銀杏樹長勢很弱,有的銀杏樹病蟲害嚴重,有的銀杏樹長得歪歪扭扭?傊,苗圃的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管理程度不強。
最近兩年,各地苗圃的種植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觀。
2011年秋季,記者去河南鄢陵采訪時深受震撼:規劃面積10萬畝的花木博覽園里不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很高,而且銀杏樹種植更加精細、規范,一個個銀杏樹精品園里銀杏樹規格整齊一致。很多銀杏樹采購商來鄢陵購苗,就是沖著這里的精品銀杏樹來的。
在山東,銀杏樹種植者的標準化、精品化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山東省林業局主管種苗工作的吳慶剛局長指出,山東銀杏樹產業發展已從培育低端銀杏樹向培育高端銀杏樹轉變。今后山東銀杏樹產業發展要以質取勝,而不是以量取勝。
記者有兩三年時間沒去山東濟寧李營采訪了,今年1月4日到了李營感覺變化很大。據濟寧李營林業站的楊庭玉站長介紹,近幾年李營育苗戶的種植觀念和種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育苗戶的想法是:一塊地能栽多少苗就盡可能多栽,甚至一畝地種下6000多株小苗的情況都很普遍。追求數量卻犧牲了銀杏樹質量。育苗戶逐漸認識到,必須著力改變傳統的高密度種植方式。著眼于培育法桐大苗,銀杏樹定植的株行距達到3米×3米。金志鵬告訴記者,他的苗圃里栽的全是胸徑15至20厘米的大苗,一畝地僅栽了54棵,估算買苗、人工、澆水、施肥等各項成本,一畝地的投入達到5萬元。
推動苗圃標準化、集約化種植的動力在哪里?業內人士道出究竟:關鍵是市場需求的拉動,市場是產業發展風向標。近年來,園林綠化工程對銀杏樹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要求同一批銀杏樹樹形整齊、定干高度一致。育苗戶盤點利潤時會發現,還是培育高品質銀杏樹賺得多。一位育苗戶舉例說,同樣是胸徑10厘米的法桐,品相好的可以賣200元,可是品相不好的最多賣100元一棵——還是培育品質好的劃算。怎么能培出好苗呢?標準化種植、集約化管理很重要。
4.育苗戶力求
“華麗轉身”
苗圃在進行種植方式轉型,育苗戶也在悄悄進行轉型,他們不甘心處于產業鏈的低端,轉而投身銀杏樹銷售、園林綠化服務等新領域。銀杏樹產業發展重心也逐步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傾斜。
山東省東華園林綠化工程公司如今已擁有園林綠化二級資質,老板李衛東也是從育苗起家。談及“為什么干起了綠化工程”時,他說:“賣苗子時,他們(園林綠化公司的銀杏樹采購商)一棵給我200元,實際上他們一棵能賺200元甚至更多,而且比我賺錢輕松多了。我能把樹種得更好,我為什么不去干綠化工程?”據了解,在山東濟寧擁有園林綠化工程資質的公司達到10幾家,他們幾乎都是從育苗開始起步的。
越來越多的育苗戶正在從園林綠化工程的銀杏樹供貨方變成綠色工程的施工方,但是他們并不肯放棄苗圃的種植和經營。像李衛東,一年承接的綠化工程額已遠遠超過1000萬元,但他并沒放棄苗圃經營。李衛東不但保留了山東李營的苗圃,2010年還在新疆伊犁租地建設了一個占地1000畝的新苗圃。李衛東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搞綠化工程賺得多,但風險也大;搞苗圃,錢賺得穩妥,就是苗子賣不出去了,留在地里等行情好還能賣上好價錢,不賠錢。再者,自己的苗圃也是綠化工程備苗的倉庫,從自己苗圃里直接調苗減少中間環節,可以大大降低綠化工程經營成本!